guānglüèyǐng

浮光略影

拼音fú guāng lüè yǐng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浮光掠影

浮光略影的意思

折叠 展开

见“浮光掠影”。

出处清・冯班《钝吟杂录・严氏纠谬》:“沧浪论诗,止是浮光略影,如有所见,其实脚跟未曾点地。”

用法作宾语、状语、定语;指印象不深。

浮光略影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浮光掠影”。见“浮光掠影”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浮光掠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浮光掠影”,指“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都是指虚幻而难以深入观察的事物。这个成语可能出自于清代冯班《钝吟杂录》卷五这篇文章的“浮光略影”。冯氏纠缪的对象是宋代严羽所写的《沧浪诗话》。严氏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有一段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严氏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诗的写作,不是用来卖弄学问,谈道说理的;所以诗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的谈论,也不要只是卖弄语言文字。冯班认为严氏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来描述诗的写作是大有问题的。诗是用来“言志”,也就是用来“说出意念”的,只是为了把感情充分发抒,所以演变成咏歌,这虽然和正常言语不同,但也是“”呀!怎能说“不落言筌”呢?诗也可以拿来表述讽刺的情感,这也就是论理呀!怎么可以说是“不涉理路”呢?因此他认为严羽的见解就像严氏自己形容盛唐诗所用的一些比喻:“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一样,都是“浮光略影”,看起来似有见地,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脚跟没踏在地面上一样,是相当地空泛,不可信的。后来“浮光掠影”这个成语可能就从这里的“浮光略影”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见识粗浅,不够仔细深入,也用来特指文章言论的内容肤浅空泛;有时也用来形容印象不深刻。

【书证】

  • 01.清・冯班《钝吟杂录》卷五:“沧浪论诗,止是浮光略影,如有所见,其实脚跟未曾点地。”(源)

浮光略影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hasty and casual

浮光略影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guāng), ⺌部,共6画

1、光 [ guāng ]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如: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

荣誉。如:~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

使显赫。如:~大。~宗耀祖。

景物。如:春~明媚。

光滑。如:~滑。~洁。~泽。

完了,一点不剩。如:杀~烧~。吃~用~。

露着。如:~膀子。

单,只。如:~剩下一口气。

姓。

读音(yǐng), 彡部,共15画

1、影 [ yǐng ]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如:人~。花~。倒~。幻~。~壁。~响。~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无踪。~~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含沙射~(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形象。如:摄~(照相)。留~。剪~。~印。~像。

描摹。如:~写。~抄。~宋本。

指“电影”如:~评。~院。~片。~视(电影和电视)。~坛。

读音(fú), 氵部,共10画

1、浮 [ fú ]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如:~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

表面的。如:~皮儿。~土。~雕。

空虚,不切实。如:~夸。~华。

不沉静,不沉着。如:轻~。~躁。

暂时的。如:~记。~支。

可移动的。如:~财。~荡。~吊。~动。

超过,多余。如:人~于事。

呈现,涌现。如:~现。~想。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如:~脉。

读音(lüè), 田部,共11画

1、略 [ lüè ]

大致,简单,不详细。如:大~。简~。粗~。~微。~有所闻。~知一二。

省去,简化。如:省~。忽~。其余从~。

简要的叙述。如:史~。要~。事~。

计谋。如:方~。策~。战~。

抢,掠夺。如:侵~。攻城~地。

浮光略影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