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shídīng

眼不识丁

拼音yǎn bù shí dīng

注音ㄧㄢˇ ㄅㄨˋ ㄕˊ ㄉㄧㄥ

繁体眼不識丁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目不识丁

眼不识丁的意思

折叠 展开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出处宋・文天祥《不睡》诗:“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眼不识丁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目不识丁”。见“目不识丁”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目不识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目不识丁”原作“不识一丁”。据《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列传》载,唐代时,张弘靖被任命为幽州节度使,掌管幽州地方的军政。当他前往幽州上任时,当地百姓夹道观看,看到他乘著轿子走在军队之中,大家都非常惊讶。因为当地的将军都是与士兵一同日晒雨淋,从不坐轿子的,因此对他产生不好的印象。又因幽州为安禄山之乱的发起地,人民向来强悍尚武,张弘靖想改善当地的民风,便毁坏安禄山的坟墓,此举更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感。他的两个从官韦雍、张宗厚行为嚣张跋扈,常吃喝玩乐直到深夜,喝醉酒还要大队人马护送他们回家,烛火照得整条街通亮。看到不满意的事就乱骂大叫,还对士兵说:“现在天下太平,你们会拉弓射箭有什么用?还不如去认识一个『丁』字来得有用!”因为“”字是很容易认识的字,如果连“”字都不认识,那就接近文盲了。所以这句话不但夸赞了自己,也取笑了长于武艺的兵士。使得士兵们相当地气愤,对他们深恶痛绝。后来“目不识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

【书证】

  • 01.宋・文天祥〈不睡〉诗:“只因知事翻成恼,未到放心那得眠;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眼不识丁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dīngzhēng), 一部,共2画

1、丁 [ dīng ]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如:~是~,卯是卯。

成年男子。

人口。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如:园~。

2、丁 [ zhēng ]

〔~~〕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不 [ bù ]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

2、不 [ fǒu ]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yǎn), 目部,共11画

1、眼 [ yǎn ]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如:~睛。~底。~力。~色。~神。~帘。~目。~疾手快。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如:~光远大。~界开阔。

孔洞,窟窿。如:炮~。针~儿。泉~。

关节,要点。如:节骨~儿。字~儿。

戏曲中的节拍。如:一板三~。

当前。如:~前利益。~下。

量词。如:一~井。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读音(shízhì), 讠部,共7画

1、识 [ shí ]

知道,认得,能辨别。如:~辨。~破。~相( xiàng )。~途老马。

所知道的道理。如:知~。常~。

辨别是非的能力。如:见~。远见卓~。

2、识 [ zhì ]

记住。如:博闻强~。

标志,记号。

眼不识丁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