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zhénáo

百折不挠

拼音bǎi zhé bù náo

注音ㄅㄞˇ ㄓㄜˊ ㄅㄨˋ ㄋㄠˊ

繁体百折不撓

感情褒义成语

近义词不屈不挠 坚韧不拔 百折不回

反义词半途而废 一蹶不振 知难而退

百折不挠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折:挫折。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意志坚定,坚持到底。

例子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百折不挠(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回)

正音”,读作“zhé”,不能读作“zhē”、“shé”。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百折不挠”和“不屈不挠”;都有“坚毅、不退缩”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不同在于:“百折不挠”偏重指“不动摇”;多形容意志坚强;“不屈不挠”偏重指“不屈服”;多形容斗志顽强。“百折不挠”还含有“受到无数次挫折”的意思;“不屈不挠”没有。

谜语 越是艰苦越向前 (谜底:百折不挠)

故事 东汉时期司徒长史桥玄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惜牺牲自己的儿子同强盗作斗争,建议朝廷颁布律法杜绝绑架事件。因弹劾南阳太守盖升而辞官回乡,深得曹操的赏识,称他“有百折而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奇之风。”

百折不挠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意志刚强,即使受到很多挫折,仍不屈服。语出汉・蔡邕〈太尉桥公碑〉。△“不屈不挠

【典源】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据《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一九引)

公讳玄,字公祖,梁国雎阳人也。大鸿胪之曾孙,广川相之孙,东莱大(太)守之元子也。膺受纯性,诞有特表。岐嶷而超等,[2]而逸群。至矣乎[3],高明卓异,为众杰雄。其性庄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经艺传记,周览博涉;瑰琦在前,靡所不识。当世是以服[6],归高名,州郡交请,待以访断。

注解

[1]岐嶷︰形容小孩才智出众、聪明特异。嶷,音

[2]总角:比喻童年。旧时未成年男女,编扎头发,形如两角,称为“总角”,故用以指未成年的男女。

[3]初绅:刚任官职。绅,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大带。

[4]疾:厌恶。

[5]百折不挠:《艺文类聚》引作“有折而不挠”。

[6]重器:国家的宝器。在此借指可贵的人才。

【典故】

东汉的桥玄是一位性情刚正,嫉恶如仇的人。他曾揭发陈国相羊昌的恶行,将贪赃枉法的部属上邽令皇甫祯处死,并上书灵帝弹劾太中大夫盖升搜刮民财的罪行。有一次他的小儿子被一群强盗绑架,借此勒索。守备阳球得到消息立刻派出官兵救援,虽然他们将强盗团团围住,但是因为害怕强盗伤害桥玄的儿子,不敢有进一步的行动。桥玄知道了,非常生气地说:“强盗目无法纪,怎么可以为了我的儿子而纵放呢?”于是催促官兵赶快动手。后来强盗被逮捕了,但他的小儿子也被强盗杀害。由于桥玄敢于挺身与恶势力对抗,极受当时的人敬重,后来蔡邕为他写碑,称赞他“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这里的“百折不挠”,演变成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刚强,即使受到许多挫折,仍不屈服。

【书证】

  • 01.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源)
  • 02.元・王恽〈大元故中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陈公神道碑铭〉:“公刚明廉介,博学有经济材。信道笃,立志坚。从政果于应变为尤,长气之所充,虽百折不挠。”
  • 03.元・袁桷〈题赤壁图〉:“览此长卷,益知东坡翁百折不挠,非景物可动,为之一噱。”
  • 04.明・宋濂〈王贞妇传〉:“贞妇处孤灯败帷间,凄风萧萧。然中人岁积月深,必有甚不能堪者,恒人之情,宁不为之少衰!贞妇之操则愈坚如铁石,百折不挠。”
  • 05.明・王世贞〈胜国臣特旌〉:“自古忠臣殉国,亦有幸见旌于新朝者,如尧君素、刘仁赡之类。……然未有我明之于御史大夫福寿者。高帝下建业,福寿以城破战殁,非若君素、仁赡之百折不挠也。高帝略其吠尧,锡以崇祠,著之祀典。”
  • 06.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四二・前蜀八・李景传》:“论曰:『张道古持坚刚之节,百折不挠。』”

【用法】

语义意志刚强,即使受到许多挫折,仍不屈服。

类别用在“意志坚定”的表述上。

例句

要登世界高峰,得有百折不挠的毅力。

能坚持己志、百折不挠的人,都是勇士。

他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就是因为百折不挠啊!

凭著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使女友接受他的求婚。

没有千锤百炼,没有百折不挠,哪有今日的成就?

这件事相当棘手,且让我们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来完成它。

国父就是凭著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推翻满清,建立民国。

爱迪生说天才是一分灵感,九十九分的努力。可见百折不挠的精神,才是成功的关键。

【辨识】

同义“百折不挠”及“不屈不挠”都有坚持不屈服的意思。

异义“百折不挠”专指受到许多挫折仍不屈服;“不屈不挠”则仅有不肯屈服的意思。

形音挠,音náo。屈服的意思。不可写作“”。

例句
百折不挠不屈不挠例句
能坚持己志、百折不挠的人,都是勇士。
老松树在这场暴风雨中,不屈不挠地挺立著。

百折不挠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keep on fighting in spite of all setbacks
  2. 何度挫折してもくじけない;不撓不屈(ふとうふくつ)
  3. être indomptable
  4. unbeirrbar(unnachgiebig)
  5. непреклóнный(не сворáчивать с пути)

百折不挠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不 [ bù ]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

2、不 [ fǒu ]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zhēzhéshé), 扌部,共7画

1、折 [ zhē ]

翻转,倒腾。如:~腾。~跟头。~个儿。

2、折 [ zhé ]

断,弄断。如:~断。~桂(喻科举及第)。~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幼年死亡。如:夭~。

弯转,屈曲。如:曲~。转~。周~。~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返转,回转。如:~返。

损失。如:损兵~将。

挫辱。如:~磨。挫~。百~不挠。

减少。如:~寿(减少寿命)。~扣。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如:~合。~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心服。如:~服(①信服;②说服)。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如:~子戏。

判决。如:~狱。

3、折 [ shé ]

断,绳子~了。

亏损。如:~本生意。

姓。

读音(náo), 扌部,共9画

1、挠 [ náo ]

搅,搅动:“使水浊者,鱼~之”。

扰乱,阻止。如:~乱。阻~。

弯曲(喻屈服)如:~曲( qū )。~折。~志(屈节从人)。百折不~。

搔,轻轻抓。如:~痒。

读音(bǎi), 一部,共6画

1、百 [ bǎi ]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如:~步穿杨。~儿八十。~分比。

喻很多。如:~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 xīng )。

百折不挠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