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ǎngmèi

强词昧理

拼音qiǎng cí mèi lǐ

注音ㄑㄧㄤˇ ㄘˊ ㄇㄟˋ ㄌㄧˇ

繁体強詞昧理

近义词强词夺理

强词昧理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强词夺理”。见“强词夺理”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强词夺理”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强词夺理”原作“强词昧理”。佛教约于东汉明帝时正式传入中国,但一直仅流传于北方,并未传入江南。直到东汉末年,部分佛教徒为了躲避中原的战乱,迁居吴地,佛教才随之进入江南。据唐・神清《北山录・卷三・合霸王》载,东吴孙权赤乌年间,天竺僧人康僧会为在江南弘法,来到建业,奉劝孙权信佛并建寺塔,显佛骨舍利神迹,于是孙权命人建塔十三座,自此笃信佛教。后来孙皓继位,他暴虐无道,施行苛政,并要拆毁庙宇,亵渎神佛。众臣力劝不可,他们认为佛之能力跟其余众神不同,且佛塔是先王所建,若轻易拆毁,恐怕会遭到天谴,到时就后悔莫及了。孙皓因此犹豫不决,决定派张昱先去会见僧会,试探他的实力。张昱年轻好辩,又不信鬼神之事,向僧会提出了不少诘难。僧会虽已年老,但面对张昱的诘问仍回答得头头是道,使张昱无懈可击,反被折服,只得回去向孙皓复命。孙皓知道了僧会的辩才无碍之后,更想见他一面,于是召集了公卿百官,又派人去接僧会入宫。僧会来到宫中之后,孙皓也提出许多问题想要辩倒僧会,他问僧会说:“佛教所宣扬的是什么道理呢?”僧会回答:“是视众生平等。君王能够爱民,使人民安居乐业;人民能懂孝悌仁义,互相友爱。”孙皓听了之后又说:“这不都是孔孟的道理吗?”僧会回答:“佛法与孔孟之道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孔孟主要传扬人伦,这点与佛法是一样的,但是佛法更加广泛,提及因缘生灭、诸行无常,这则是孔孟之道所没有的。”孙皓虽然强自狡辩,但仍无法辩倒僧会,也就不敢随便毁坏庙宇佛像了。后来“强词夺理”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原文“强词昧理”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没有道理却强行狡辩,硬说成有理。

【书证】

  • 01.唐・神清《北山录・卷三・合霸王》:“皓大集公卿洎庶寮,征会以车马,既至,皓强词昧理,取会不及已。”(源)

强词昧理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qiángqiǎngjiàng), 弓部,共12画

1、强 [ qiáng ]

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如:~壮。~健。~人。~力。~大。~劲。刚~。富~。列~。~弩之末。年富力~。

程度高。如:~手。~烈。~酸。能力~。

胜过,优越,好。如:~干。争~好( hào )胜。

有余,略多于某数。如:~半(超过一半)。

使用强力,硬性地。如:~占。~加。~攻。~悍。~横( hèng )。~梁(强横霸道)。

着重,增加分量。如:~化。增~。

2、强 [ qiǎng ]

硬要,迫使,尽力。如:~使。~迫。~逼。~辩。勉~。~人所难。~词夺理。

3、强 [ jiàng ]

固执,强硬不屈。如:~嘴。倔~。

读音(mèi), 日部,共9画

1、昧 [ mèi ]

暗,不明。如:幽~。~旦(清晨还未明亮时)。

昏,糊涂,不明白。如:愚~。蒙~。素~平生(一向不认识)。

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

隐藏,隐瞒。如: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

冒犯。如:冒~(多作谦辞)。

读音(lǐ), 王部,共11画

1、理 [ lǐ ]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如:心~。肌~。条~。事~。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如:~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如:~科,数~化。~疗。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如:~财。~事。管~。自~。修~。总~。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如:~睬。答~。

古代指狱官、法官。

姓。

读音(cí), 讠部,共7画

1、词 [ cí ]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如:~汇。~书。~典。~句。~序。~组。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如: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如:~人。~谱。~牌。~调( diào )。~韵。~曲。

强词昧理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