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ǎishílàn

海枯石烂

拼音hǎi kū shí làn

注音ㄏㄞˇ ㄎㄨ ㄕˊ ㄌㄢˋ

繁体海枯石爛

感情褒义成语

近义词地老天荒 之死靡它 矢志不渝 海誓山盟 地久天长 矢志不移

反义词喜新厌旧 朝三暮四 朝秦暮楚 见异思迁

海枯石烂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枯:枯干;烂:朽烂。
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也作“石烂海枯”。

出处金 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例子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正音”,读作“kū”,不能读作“gǔ”。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海枯石烂”和“地久天长”;都可指时间久远。但“海枯石烂”还有“意志坚定;永不改变”的含义;“地久天长”没有。

海枯石烂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海枯”,海水枯干。语出唐・杜荀鹤〈感寓〉诗。“石烂”,石头粉碎。语出唐・杜牧〈题桐叶〉诗。“海枯石烂”一语因海枯石烂万年难见,所以比喻历时久远。又依常理,海不会枯,石不会烂,所以比喻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典源】

“海枯”:唐・杜荀鹤〈感寓〉诗(据《全唐诗・卷六九三・杜荀鹤》引)

大海波涛浅,小人[1]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注解

[1]方寸:比喻心。

“石烂”:唐・杜牧〈题桐叶〉诗(据《全唐诗・卷五二一・杜牧》引)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笔偶题归燕诗。江楼今日送归燕,正是去年题叶时。叶落燕归真可惜,东流玄发且无期。笑筵歌席反惆怅,明月清风怆别离。[1][2]同在梦,[3]身世两相[4][5]成虚语,石烂[6]更莫疑。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江畔秋光蟾阁镜,槛前山翠茂陵眉。樽香轻泛数枝菊,簷影斜侵半局棋。休指宦游论巧拙,祗将愚直祷神祇。三吴烟水平生念,宁向闲人道所之。

注解

[1]庄叟: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生卒年不详。其人生观崇尚自然无为,逍遥自得;政治观则归于无为而治。与老子并为道家思想的宗师。

[2]彭殇:彭祖、殇子。《庄子・齐物论》

[3]陶潜:公元356∼427,一名渊明,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陶侃的曾孙。安贫乐道,尝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世称靖节先生。诗名尤高,堪称古今隐逸诗人的宗师。

[4]遗:舍弃。

[5]一丸五色:五种颜色药丸。指长生不老药。

[6]松薪:以松木为柴火。薪,木柴。

【典故】

海枯石烂”系由“海枯”及“石烂”二语组合而成。 “海枯”是出自唐・杜荀鹤〈感寓诗〉,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杜荀鹤对人心难测有感而发,他认为海干枯了,终有见底的一天,而人一直到死都很难了解他们的内心。 “石烂”则是出自唐・杜牧〈题桐叶〉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重游故地时引发的感伤,用石头风化粉碎、松木变成柴火表示时间推移、世事无常。后来这二语被合用成“海枯石烂”,形容历时长久、意志坚定。如金・元好问〈鹧鸪天・颜色如花画不成〉词:“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又〈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至《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觉得这事作得海枯石烂,云净天空,何等干净解脱,胸中十分痛快。”则以“海枯”表示干净澈底,“石烂”表示不留痕迹。这种意义现在少用。

【书证】

  • 01.金・元好问〈鹧鸪天・颜色如花画不成〉词:“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
  • 02.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折:“这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烂时,此时作念何时止?”
  • 03.元・贯云石〈红绣鞋・东村醉西村依旧〉曲:“东村醉西村依旧。今日醒来日扶头,直吃得海枯石烂恁时休。”
  • 04.《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
  • 05.《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觉得这事作得海枯石烂,云净天空,何等干净解脱,胸中十分痛快。”

【用法】

语义形容历时久远。

类别用在“时间长久”的表述上。

例句

这种大工程,恐怕海枯石烂也无法完成。

等到海枯石烂,乌托邦的理想社会也不可能出现。

语义比喻意志坚定,永久不变。

类别用在“意志坚定”的表述上。

例句

纵然是海枯石烂,我对你的真情也绝不动摇。

热恋中的情侣发誓,即使海枯石烂也永不变心。

这段坚贞的爱情,即使海枯石烂,也不会改变,令人欣羡。

这对夫妻曾经发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怎么如今却要离婚了呢?

海枯石烂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till the seas dry up and the rocks decay
  2. 海かれ石ただれる
  3. immuable(invariable)
  4. вéчно(никогдá)

海枯石烂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kū), 木部,共9画

1、枯 [ kū ]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如: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如:~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读音(hǎi), 氵部,共10画

1、海 [ hǎi ]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如:~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用于湖泊名称。如:青~。中南~。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如:~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如:人山人~。火~。

漫无目标地。如:~骂。~找。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如:~棠。

特指中国上海。如:~派。

姓。

读音(làn), 火部,共9画

1、烂 [ làn ]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如:~糊。煮~。

程度极深。如:台词背得~熟。

东西腐坏。如:腐~。

灼伤。如:焦头~额。

崩溃,败坏。如:敌人一天天~下去。

破碎。如:破~。~纸。

头绪杂乱。如:~摊子。

明,有光彩。如:~银枪。~漫。

读音(shídàn), 石部,共5画

1、石 [ shí ]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如:~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如:金~。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如: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的简称。

中文部首。如:石部

在秦朝和汉朝时作为质量单位使用(亦可训读为dàn)。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汉代一斤大约有258.24克,一石大概为31千克。

2、石 [ dàn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海枯石烂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