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bìngyuè

明并日月

拼音míng bìng rì yuè

注音ㄇㄧㄥˊ ㄅㄧㄥˋ ㄖˋ ㄩㄝˋ

繁体明並日月

感情褒义成语

明并日月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明:光明,明亮。
光辉灿烂与日月同辉。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君王等。

例子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九回:“陛下明并日月,张天右身居文臣之首,统领百僚,举贤佐理,辅治仁政,乃他分内之事。”

明并日月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与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形容人德业不朽。《文选・刘琨・劝进表》:“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文选・陆倕・石阙铭》:“拯兹涂炭,救此洪流,功均天地,明并日月。”

明并日月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bìngbīng), 干部,共6画

1、并 [ bìng ]

合在一起。如:~拢。合~。兼~。

一齐,平排着。如:~驾齐驱。~重( zhòng )。~行( xíng )。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如:~且。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如:~不容易。

2、并 [ bīng ]

bīng ㄅㄧㄥˉ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1、日 [ rì ]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如:~月星辰。~晷( guǐ )(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与“夜”相对。如:~班。

天,一昼夜。如:多~不见。今~。~程。

某一天。如:纪念~。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时候。如:春~。往~。

每天,一天一天地。如:~记。~益。

特指“日本国”。

读音(míng), 日部,共8画

1、明 [ míng ]

亮,与“暗”相对。如:~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清楚。如:~白。~显。~晰。~了。~确。~朗。

懂得,了解。如:~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公开,不隐蔽。如:~说。~讲。~处。

能够看清事物。如:~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

睿智。如:英~。贤~。~君。

视觉,眼力。如:失~。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如:~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次(专指日或年)如:~日。~年。

中国朝代名。如:~代。

姓。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1、月 [ yuè ]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如:~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如:~刊。~薪。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如:~饼。~琴。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如:~子。

明并日月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