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míng

因名思义

拼音yīn míng sī yì

注音ㄧㄣ ㄇㄧㄥˊ ㄙ ㄧˋ

繁体因名思義

近义词顾名思义

因名思义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顾名思义”。见“顾名思义”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顾名思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顾名思义”的“”原是指人的名字,整个词语的意思是: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能想到这个名的含义。这个成语较早见于《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根据记载,三国魏时的王昶为人谨慎惇厚,他替侄子取名字时,一取名为默,字处静;一取名沈,字处道。替自己的儿子取名字时,则一取名浑,字玄冲;一取名深,字道冲。同时还写了一篇文章训诫他们说:“我希望你们未来处世为人,皆能遵循儒家的义理,实践道家思想的智慧,所以才以玄、默、冲、虚四字为名。你们以后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要能想到其中的含义,并且无所违背。”王昶所说的“欲使汝曹顾名思义”,其中之“”就是“玄、默、冲、虚”四字的含义,也就是希望这些后辈处世为人能深沉静默、淡泊谦虚。后来“顾名思义”使用的范围扩大,被广泛地用来比喻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有时会略带贬义,指单就名称穿凿附会,不求甚解。

【书证】

  • 01.宋・魏了翁〈潭州州学重建稽古阁明伦堂记〉:“夫曰稽古,曰明伦,公所以语人者,亦切至矣。……诚使因名思义,顾瞻杰阁,宸翰昭回,必思古先圣贤所传者。”

因名思义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yì), 丶部,共3画

1、义 [ yì ]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如: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如:~举。~务。~愤。~演。见~勇为。

情谊。如:~气。恩~。~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如:意~。含~。释~。微言大~。

指认为亲属的。如:~父。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如:~齿。~肢。

姓。

读音(míng), 夕部,共6画

1、名 [ míng ]

人或事物的称谓。如:~字。~氏。~姓。~义。~分( 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如: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

叫出,说出。如:不可~状。

声誉。如:~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如:~人。~士。~师。~将( 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

占有。如:不~一文。

量词,用于人。如:三~工人。

读音(yīn), 囗部,共6画

1、因 [ yīn ]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如:原~。~素。~果。病~。

理由。如:~为( wèi )。~而。

依,顺着,沿袭。如:~此。~之。~循(a.沿袭;b.迟延拖拉)。~噎废食。陈陈相~。

读音(sīsāi), 田部,共9画

1、思 [ sī ]

想,考虑,动脑筋。如:~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想念,挂念。如:~念。~恋。相~。

想法。如:~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

姓。

2、思 [ sāi ]

〔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者如故矣”。

因名思义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