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éngwéi

无能为力

拼音wú néng wéi lì

注音ㄨˊ ㄋㄥˊ ㄨㄟˊ ㄌㄧˋ

繁体無能爲力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力不胜任 无计可施 力不从心 力不能及

反义词力所能及 得心应手

无能为力的意思

折叠 展开

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推辞。

例子使兵饷顿竭,忠臣流涕顿足而叹,无能为力,惟有一死以报国,不亦大可哀乎?(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卷八 史阁部书》)

正音”,读作“wéi”,不能读作“wèi”。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无能为力”和“无计可施”都有没法完成某件事的意思。但“无能为力”偏重在施展不出力量或者用不上力量;“无计可施”偏重在想不出办法。

歇后语 1. 猪八戒当兵 —— 无能为力
2. 蚯蚓过溪 —— 无能为力

谜语 石油危机 (谜底: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无能为力”,典源作“无能为”。指没有能力做好某事。语本《左传・隐公四年》。△“无能为役

【典源】

《左传・隐公四年》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 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1]使告于[2]曰:“[3][4],老夫[5]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涖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涖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涖杀石厚于陈。

注解

[1]石碏:春秋时卫国大夫,生卒年不详。卫庄公庶子州吁受宠好武,石碏劝谏,庄公不纳。后州吁与石碏子石厚杀庄公自立,石厚问碏安君之法,碏诱二人往陈,陈执二人,卫使杀州吁,石碏使其家宰杀厚,人称其大义灭亲。碏,音què

[2]陈: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都宛丘。其地约在今河南省旧开封以东至安徽省旧毫之间。

[3]卫国:为周朝时武王封予少弟康叔,故址约在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带,后灭于秦。

[4]褊小:指土地狭小。褊,音biǎn

[5]耄:音mào,年老。

【典故】

“无能为力”原作“无能为”。《左传・隐公四年》记载,春秋时卫国发生弑君事件。卫庄公的庶子州吁十分受宠,又好勇斗狠。大夫石碏(què)认为他是个危险人物,要卫庄公小心防范,但庄公不听。后来州吁果真造反,和石碏的儿子石厚一起杀了庄公,自立为王。州吁为王后,一直不能收服民心,石厚便去请教曾任大夫的父亲石碏,要如何稳定州吁的王位。石碏说:“请君王出访外国就可以了。”石厚问要如何做,石碏又说:“目前卫国与陈国交好,出访陈国便可。”于是石厚便随著州吁到了陈国,石碏赶紧派使者到陈国,告知他们这二人是弑君逆贼,并说:“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意思是卫国弱小,我老臣年纪又大了,实在是没有能力啊!请陈国人帮忙将他们捕捉起来。陈国人果真将二人逮捕,卫国便派使者杀了州吁,而石碏则派家臣獳羊肩杀掉儿子石厚,以咨正法。当时人都称石碏为“纯臣”,大义灭亲。“无能为”就是指没有能力面对事情之意,后世多作“无能为力”,用来表示使不上力,没有能力做好某事。也用“无能为技”,表示没有能力使出技能;“无能为谋”,表示没有能力贡献计策。

【书证】

  • 01.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八・史阁部书》:“而况燕雀处堂,无深谋远虑,使兵饷顿竭,忠臣流涕顿足,而叹无能为力,惟有一死以报国,不亦大可哀乎!”
  • 02.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四・槐西杂志四》:“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 03.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一・诛伍纳拉》:“伍、浦皆服罪,立置于法,和亦无能为力。”
  • 04.《续孽海花》第四一回:“不过舆论未能尽孚,一时尚难实行,我亦无能为力,自觉惭愧得很!”

【用法】

语义指没有能力做好某事。

类别用在“能力不足”的表述上。

例句

这事任何人都无能为力,你就别再白费力气了。

这件事情已经积非成是,每个人都感到无能为力

老王已经病入膏肓,即使是华陀再世,恐怕也无能为力

面临接二连三的问题,他应付起来已经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对于这件家务事,他摇摇头地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就迳自离开了。

虽然孩子失踪多年,连警察都已无能为力,但他仍不放弃最后一丝希望。

无能为力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powerless
  2. (援助に)無力(むりょく)である,何もできない
  3. gegenüber etwas machtlos sein(nichts machen kǒnnen)
  4. не в состоянии помочь(бессильный)

无能为力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wéiwèi), 丶部,共4画

1、为 [ wéi ]

做,行,做事。如:~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当做,认做。如:以~。认~。习以~常。

变成。如:成~。

是。如:十两~一斤。

治理,处理。如:~政。

被。如:~天下笑。

表示强调。如:大~恼火。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如:敌未灭,何以家~?

姓。

2、为 [ wèi ]

替,给。如:~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表目的。如:~了。~何。

对,向。如:不足~外人道。

帮助,卫护。

读音(lì), 力部,共2画

1、力 [ lì ]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如:~气。~量。

一切事物的效能。如:视~。生产~。控制~。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如:~学。作用~。保守~。

用极大的力量。如:尽~。~挫。~挽狂澜。

姓。

读音(wú), 一部,共4画

1、无 [ wú ]

没有,与“有”相对;不。如:~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读音(néngnài), 月部,共10画

1、能 [ néng ]

才干,本事。如:~力。~耐。才~。

有才干的。如:~人。~手。贤~。~工巧匠。~者为师。

胜任,善于。如:~够。~柔~刚。力所~及。欲罢不~。~动。

会(表示可能性)如:小弟弟~走路了。

应该。如:你不~这样说他。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如:电~。热~。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2、能 [ nài ]

古同“耐”,受得住。

无能为力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