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之真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典故】
此处所列为“庐山真面目”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诗,即是描写庐山的奇景。前两句写出了庐山群峰的千变万化,横看是连绵不绝的山岭,侧看又是陡然峭立的奇峰。随著观看山岭位置高、低、远、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随之而异。后两句则描述在庐山中,根本无法看清整个庐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无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当局者迷”的意涵。后来“庐山真面目”就被用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
【书证】
- 01.清・杲清曜〈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兹刻悉仍原稿,庶几独得庐山之真。”
安居乐业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庐山之真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