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bàixiàfēng

甘拜下风

拼音gān bài xià fēng

注音ㄍㄢ ㄅㄞˋ ㄒㄧㄚˋ ㄈㄥ

繁体甘拜下風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心悦诚服 五体投地 首肯心折

反义词不甘示弱 不甘雌伏

甘拜下风的意思

折叠 展开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宾语;形容自认不如对方。

例子君神人也,吾等甘拜下风矣。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三官保》

辨形”,不能写作“”;“”,不能写作“”。

辨析甘拜下风”和“自愧不如”;都有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这个事实的意思;但“甘拜下风”偏重在“”;真心佩服别人;“自愧不如”偏重在“”;自己惭愧比不上人家。

歇后语 司马夸诸葛 —— 甘拜下风

谜语 五体投地 (谜底:甘拜下风)

故事 西晋大官僚石苞的儿子石崇没有得到父母的一点遗产,靠自己的功劳晋升为荆州刺史,他不择手段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很快成为西晋头号富翁。晋武帝的亲舅王恺也是一个大富翁,但和石崇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他自己也承认甘拜下风。

甘拜下风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下风,风所吹向的那方。“甘拜下风”指待在下边,听候吩咐。#语本《左传・僖公十五年》。后用“甘拜下风”表示自认不如,由衷佩服。

【典源】

#《左传・僖公十五年》[1]

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籴。故秦伯伐晋。……壬戌,战于韩原,晋戎马还泞而止。公号庆郑,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辂秦伯,将止之。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2]从之。秦伯使辞焉,曰:“二三子何其戚也?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3]是践,岂敢以至?”晋大夫三拜[4]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5]。”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庄子・在宥》。

[2]反首拔舍:反首,披头散发。拔舍,拔营。

[3]妖梦:指狐突梦见晋太子申生的事。申生跟狐突说因为惠公无礼,所以他要求上天将晋国交付给秦国。事见《左传・僖公十年》。

[4]稽首:行跪拜礼时,头至地,为至敬之礼。《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

[5]下风:在下风处,比喻卑下。

参考

《庄子・在宥》

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

【典故】

“甘拜下风”的“下风”就是“下风处”,和“上风”相对称。上风指的是风吹过来时,站在风头,而下风的位置相对应就在风尾了。在《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了一段故事。原来在僖公十三年的时候,晋国闹灾荒,国内缺粮,便派使臣到秦国买粮。秦穆公和大臣商量后,答应了晋国的要求,并且将粟米运到晋国。到了次年冬天,秦国也发生饥荒,派人到晋国请求购买粮食,但晋惠公不给,秦穆公见晋惠公如此忘恩负义,便亲自率领大军讨伐,结果三败晋军,俘虏了晋惠公。晋国的大夫披头散发,拆下帐篷,追随在惠公的后面。秦穆公看他们垂头丧气,十分忧愁的样子,就派人告知他们说:“大家为什么那么悲伤呢?我秦穆公跟随你们君王惠公往西走,只是实践你们晋国的妖梦罢了,那里会做得太过?”这里的“晋国妖梦”指的是僖公十年的事。当时晋惠公改葬了太子申生,结果晋臣狐突梦见了申生。申生跟他说:因为惠公的无礼,他已请求天帝,将晋交付给秦国,将由秦国来祭祀他。因为有此梦,所以秦穆公引用来说明自己俘掳晋惠公是应了天命。晋国大臣一听,三鞠躬并叩首说:“君王脚踩著后土,头顶著皇天,皇天后土都听到了您的话,我们敢请在下边听候您的吩咐。”从这段故事来看,可以知道“下风”一词很早就具有“卑下”的意思。在《庄子・在宥》篇提到黄帝去见广成子,“顺下风膝行而进”,也是表示卑顺的意思。后来由“下风”演变成“甘拜下风”的成语,表示自认不如对方,由衷佩服的意思。

【书证】

  • 01.《三侠五义》第三九回:“他若真为此事而来,劣兄甘拜下风,从此后不称『御猫』,也未为不可。”
  • 02.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卷九・三官保》:“君神人也,吾等甘拜下风矣。”
  • 03.《镜花缘》第五二回:“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
  • 04.《欢喜冤家》第一六回:“人龙见道:『贤妻出口,句句含藏节义。那李易安、谢道韫甘拜下风矣。』”

【用法】

语义表示自认不如,由衷佩服。

类别用在“景仰佩服”的表述上。

例句

既然对方已甘拜下风,比试就到此为止。

他拿出压箱本领,让我不得不甘拜下风

他是我师父,我对他甘拜下风,有何丢脸?

他的棋艺确实高明,我自愧不如,甘拜下风

您老是前辈高手,我们后生晚辈当然甘拜下风

此事不宜再闹,我甘拜下风,服输认错总可以吧!

对他的台风与舞技,我们自愧弗如,只有甘拜下风

你的知识真广博,小弟甘拜下风,以后还得多向你请益。

自己著实技逊一筹,口头虽然不服,但内心实已甘拜下风

无论老师的题目出得再难,他总是能解出正确答案,我真是甘拜下风

【辨识】

形音拜,音bài,低头行礼。不可写作“”。

甘拜下风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willing to take an inferior position
  2. 甘んじて人の風下(ふうか)に立つ,心服(しんぶく)して負(ま)けを認(みと)める,お手(て)あげする,参(まい)る
  3. se résigner à sa défaite(s'incliner devant qn.)
  4. sich jm willig unterordnen(sich geschlagen geben)
  5. признáть превосхóдство

甘拜下风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xià), 一部,共3画

1、下 [ xià ]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如:~层。~款。

等级低的。如:~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方面,方位。如:两~都同意。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如:~卷。~次。~限。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如:~山。~车。~马。~达。

使降落。如:~半旗。~棋。

进入。如:~海。

投送。如:~书。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如:~班。~课。

谦辞。如:在~。~官。

颁布。如:~令。

攻克。如:攻~。

卸掉。如:~货。把他的枪~了。

用,投入精力。如:~工夫。

退让。如:争执不~。

做出判断。如:~结论。

量词,指动作次数。如:打三~。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

少于。如:不~二百人。

动物生产。如:鸡~蛋。

读音(bài), 龵部,共9画

1、拜 [ bài ]

表示敬意的礼节。如:~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忏。礼~。回~。

恭敬地。如:~托。~谢。~读。~别。~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

行礼祝贺。如:~年。~寿。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如:~将( jiàng )。~相( xiàng )。~师。~把子。

姓。

读音(gān), 甘部,共5画

1、甘 [ gān ]

甜,味道好。如:~甜。~苦。~冽。~落。~之如饴。同~共苦。~旨(美味的食物)。

美好。如:~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霖。

自愿,乐意。如:~愿。~拜下风。

姓。

读音(fēngfěng), 风部,共4画

1、风 [ fēng ]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如:~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如:~潮。~靡一时。~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如:~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如:~传( chuán )(传闻)。闻~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如:~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如: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如:~瘫。~湿。

姓。

2、风 [ fěng ]

古同“讽”,讽刺。

甘拜下风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