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付之一炬

拼音fù zhī yī jù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化为乌有 付之东流 灰飞烟灭 付之丙丁

付之一炬的意思

折叠 展开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
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表示野蛮残暴。

例子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使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付之一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正音”,读作“yī”,不能读作“yí”。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 纸船明烛照天烧 (谜底:付之一炬)

故事 唐敬宗时,朝廷大兴土木,挥霍无度,杜牧十分气愤,就写一篇《阿房宫赋》,讲述秦朝的阿房宫是十分的繁华,最后被西楚霸王项羽放火烧了三个月才烧完,借古讽今,希望能让当权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付之一炬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炬,火把。用一把火将它焚毁。指物品、成果悉数被焚毁。语本唐・杜牧〈阿房宫赋〉。△“付之丙丁

【典源】

唐・杜牧〈阿房宫赋〉(据《全唐文・卷七四八・杜牧》引)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1]叫,[2][3][4],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注解

[1]戍卒:戍守边疆的兵卒。戍,音shù

[2]函谷:即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县西南的关口。东起崤山,西至潼津,地形至为险要。战国时为秦所建,故亦称为“秦关”。

[3]举:攻占。

[4]楚人一炬:指项羽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

【典故】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朝京兆人。个性刚直,诗风豪迈不羁,文章深奥曲折,多切中经世之务,在晚唐诗人中成就颇高,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著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宫赋〉、〈泊秦淮〉诗等。因生活在内忧外患的晚唐时期,心系国事,抱有挽救危亡,以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秦始皇时,认为咸阳城人口太多,秦宫太狭小,于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劳力和金钱,在今陜西省长安县西北建造了阿房宫,规模富丽堂皇,前所未有,是秦王朝最大的宫殿。而唐敬宗在继位后,也广造宫室,致使天怒人怨,所以他写了这一篇〈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例,借以讽喻当世。在六国被覆灭后,天下统一,代表秦朝政权的阿房宫出现了,占地有三百多里。杜牧感叹,其实一个人的心思和千万人的心思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同,秦国统治者喜爱奢华,一般人民也爱护著自己的家园,但为何在榨取别人时,丝毫不留余地,而挥霍起来却像泥沙一般毫不珍惜呢?那撑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纺织机上的女工还多;管弦乐声,比闹市中人们的话语还多。宫殿中一切的富丽堂皇,却带给人们无穷的灾难和不幸,使得人民敢怒不敢言,而统治者也更加地骄横了起来。等到戍守边疆的兵卒们一起义,函谷关被攻陷,项羽一来,放了一把大火,可怜这富丽的阿房宫就这样化为灰烬了。所以后来指东西让一把大火给烧光了,就叫作“付之一炬”。

【书证】

  • 0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六・尚衣失珠袍》:“内府盗窃,乃其本等长技,偶私攘过多,难逃大罪。则故称遗漏,付之一炬,以失误上闻,不过薄责而已。”
  • 02.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竟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
  • 03.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一二・艺能・著棋》:“世传范西平、施本庵诸人为一时国手,所刻《桃花泉棋谱》、《弈理指归》诸书,直可付之一炬。”
  • 04.《文明小史》第四二回:“所有搜出来的各书,一律放在江宁府大堂底下,由康太尊亲自看著,付之一炬,通统销毁。”

【用法】

语义指物品、成果悉数被焚毁。

类别用在“全遭焚毁”的表述上。

例句

他的藏书不幸在战火中全部付之一炬

珍贵的林木,因为一场森林大火,付之一炬

在这场大火中,他收集多年珍贵的邮票都付之一炬

眼睁睁看著一生心血将付之一炬,她忍不住痛哭失声。

项羽放火烧阿房宫,连带使得许多珍贵文物也付之一炬

经历战争的洗礼,整座城镇既有的建设付之一炬,得重新开始。

匆匆赶到现场的老板,看著已经付之一炬的厂房,难过得说不出话。

辛苦收藏的珍贵历史影像,因为一把无情大火,使得全数付之一炬

付之一炬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commit to the flames
  2. 磭(かい)じんに帰(き)する,すっかり焼(や)いてしまう
  3. livrer au feu
  4. предáть огню

安居乐业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没有“炬”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没有“炬”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付之一炬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一 [ yī ]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如:专~。~心~意。

全;满。如:~生。~地水。

相同。如:~样。颜色不~。

另外的。如: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如:算~算。试~试。

乃;竞。如:~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如:统~。整齐划~。

或者。如:~胜~负。

初次。如:~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之 [ zhī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读音(fù), 亻部,共5画

1、付 [ fù ]

交,给。如:支~。托~。~款。~梓(把稿件交付刊印)。~讫。~出。~与。~之一笑。~诸东流。

量词,指中药(亦作“服”)如:一~药。

读音(jù), 火部,共8画

1、炬 [ jù ]

火把。如:火~。目光如~。付之一~。

付之一炬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