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ǎnlóngjīng

点龙睛

拼音diǎn lóng jīng

注音ㄉㄧㄢˇ ㄌㄨㄥˊ ㄐㄧㄥ

繁体點龍睛

近义词画龙点睛

点龙睛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同“点睛”。李光《河山四律》之二:“囊本无金收骏骨,橐犹有笔点龙睛
同“点睛”。”。

点龙睛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画龙点睛”。见“画龙点睛”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画龙点睛”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晋代王嘉所编的《拾遗记》中,搜集了许多古代的奇闻异事,其中有一篇记载著秦始皇时发生的一件怪事。传说在始皇元年,有个小国献给秦始皇一位手艺精湛的工匠,无论是画画、雕刻都相当拿手。他雕出来的动物每只都栩栩如生,绘画工夫更是了得,随便一出手便是一幅壮丽的图画。他曾画了几只龙凤,每只都像真的在飞一样,十分传神。但是都没有点上眼睛,因为听说点了眼睛就会真地飞走了。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也提到张僧繇曾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其中两条一经点晴后,雷电大作,龙具有了生命,破壁飞上天去。后来“画龙点晴”一语,就用来比喻绘画、作文时在最重要之处加上一笔,使得全体更加生动传神;后亦用来比喻做事能把握要点,让整件事更加圆满。

【书证】

  • 01.明・张岱《瑯嬛文集・卷三・与周戬伯》:“细观诸传,见吾兄笔削之妙,增一字如点龙睛,删一字如除棘刺。”

安居乐业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没有“睛”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没有“睛”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点龙睛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diǎn), 灬部,共9画

1、点 [ diǎn ]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如:~滴。斑~。~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➋小的痕迹,如“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上”)。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如:两三~雨。几~泪水。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如:地~。起~。极~。居民~。

项,部分,方面。如:优~。要~。特~。

汉字笔形之一(丶)如:~画。三~水。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如:标~。评~。~缀。画龙~睛。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如:~种。~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眼药。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如:~头。~穴。

引火。如:~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查对。如:~数。~名。~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指定,选派。如:~菜。~将( jiàng )。听众~播。

指示,启发。如:指~。~拨。

计时的单位。如:更~(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钟~。

污。如:~污。~辱(使受污辱)。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如:~心(“心”读轻声)。~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同“踮”。

读音(jīng), 目部,共13画

1、睛 [ jīng ]

眼球,眼珠。如:眼~。目不转~。画龙点~。定~一看。

读音(lóng), 龙部,共5画

1、龙 [ lóng ]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如:~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如:恐~。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如:~颜。~体。~袍。

姓。

点龙睛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