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xiǎnruò

视险若夷

拼音shì xiǎn ruò yí

注音ㄕˋ ㄒㄧㄢˇ ㄖㄨㄛˋ ㄧˊ

繁体視險若夷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视险如夷

反义词视为畏途

视险若夷的意思

折叠 展开

见“视险如夷”。

出处三国・魏・吴质《与文帝书》:“虽云幽深,视险若夷。”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例子《隋书·刘方传》:“方肃承庙略,恭行天讨,饮冰煓迈,视险若夷。”

视险若夷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视危险为平安。形容面对危险,无所畏惧。《三国・魏・吴质・与文帝书》:“虽云幽深,视险若夷。”《隋书・卷五十三・刘方传》:“方肃承庙略,恭行天讨,饮冰遄迈,视险若夷。”亦作“视险如夷”。

视险若夷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no fear of danger and difficulties

视险若夷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yí), 大部,共6画

1、夷 [ yí ]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如: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如:华~杂处(chǔ ㄔㄨˇ)。

平,平坦,平安。如:化险为~。

弄平。如:~为平地。

消灭。如:~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

古代的锄类工具。

同“怡”,喜悦。

同“痍”,创伤。

姓。

读音(ruòrě), 艹部,共8画

1、若 [ ruò ]

如果,假如。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如,像。如: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

你,汝。如:~辈。“更~役,复~赋,则何如?”

约计。如:~干( gān )。~许。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顺从:“曾孙是~。”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2、若 [ rě ]

〔般若〕见“般3”。

读音(shì), 见部,共8画

1、视 [ shì ]

看。如:~觉。~力。~野。鄙~。注~。近~。~而不见。熟~无睹。

亲临某事。如:~事。~察。

看待。如:藐~。重~。等闲~之。

看望。如:探~。省( xǐng )~。

比照:“天子之卿受地~侯”。

古同“示”,表明。

读音(xiǎn), 阝部,共9画

1、险 [ xiǎn ]

可能遭受的灾难。如:危~。风~。冒~。探~。保~。铤而走~。

可能发生灾难的。如:~象。~情。~境。~峰。~恶。

要隘,不易通过的地方。如:~隘。~厄。~固。天~。

存心狠毒。如:~毒。阴~。

几乎,差一点。如:~胜。~些。

视险若夷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