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dōng

朝东暮西

拼音zhāo dōng mù xī

注音ㄓㄠ ㄉㄨㄥ ㄇㄨˋ ㄒㄧ

繁体朝東暮西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朝西暮东

朝东暮西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朝:早晨。
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出处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如今他在那里,朝东暮西,那有踪迹。”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例子明·汤显祖《紫箫记·托媒》:“十郎,奴家失身青楼,朝东暮西,理当生受。”

朝东暮西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早上在东,晚上在西。形容行踪不定或不专一。《明・徐霖・绣襦记・第二十九出》:“如今他在那里,朝东暮西,那有踪迹。”《明・杨柔胜・玉环记・第五出》:“调弦弄管,持觞举杯,吟风咏月,朝东暮西,怎能勾真诚君子献明珠。”亦作“朝西暮东”。

朝东暮西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dōng), 一部,共5画

1、东 [ dōng ]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如:~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如: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请客出钱的人。如:作~。

姓。

读音(mù), 艹部,共14画

1、暮 [ mù ]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如:日~。~气。~色。日~途穷。~鼓晨钟。

晚,将尽。如:~春。~年。~节。~齿(晚年)。

读音(zhāocháo), 龺部,共12画

1、朝 [ zhāo ]

早晨。如:~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日,天。如:今~。明~。

2、朝 [ cháo ]

向着,对着。如:~向。~前。~阳。坐北~南。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如:~见。~拜。~圣。~香。~仪。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如:~廷。上~。退~。~野。~政。~臣。~议。~房。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如:~代。唐~。

〔~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姓。

西

读音(xī), 西部,共6画

1、西 [ xī ]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如:~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如:~学。~画。~餐。~医。

姓。

朝东暮西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朝东暮西相似的成语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