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lónghuó

生龙活虎

拼音shēng lóng huó hǔ

注音ㄕㄥ ㄌㄨㄥˊ ㄏㄨㄛˊ ㄏㄨˇ

繁体生龍活虎

感情褒义成语

近义词生气勃勃 朝气蓬勃 龙马精神 龙腾虎跃

反义词老气横秋 死气沉沉 无精打采 奄奄一息 暮气沉沉

生龙活虎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例子30多个战士,生龙活虎,一拥而上,背的背,扛的扛,挑的挑,抬的抬,很快就把院子清理干净了。

正音”,读作“huó”,不能读作“hó”。

辨析生龙活虎”与“龙腾虎跃”有别:“生龙活虎”侧重于形容人、物的体态;“龙腾虎跃”侧重于形容人、物的动态。

谜语 笔下风云错落看 (谜底:生龙活虎)

生龙活虎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像有活力的龙虎一般,比喻活泼勇猛,生气勃勃。※语或出《朱子语类・卷九五・程子之书》。△“龙腾虎跃

【典源】

※《朱子语类・卷九五・程子之书》

此心纷扰,看著甚方法,也不能得他住。这须是见得,须是知得天下之理,都著一毫私意不得,方是,所谓“知止而后有定”也。不然,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1]不得。

注解

[1]把捉:掌握、把握。

【典故】

朱熹是南宋的理学家,《朱子语类》这本书记载他与门人弟子间的对话。其卷九五收录了学生与他讨论北宋理学家程颢的一篇文章〈定性书〉,这是程颢在鄠县作官时,回复给当代鸿儒张载的一封信,讨论“定性”的问题。朱熹告诉学生,所谓定性就是定心,学习任何事都要先将心定下来,心若有纷扰,任何方法都无法学得好,这就是《大学》里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不然有如果像龙虎般的活力,更是难以掌握。后来“生龙活虎”就被用来比喻活泼勇猛,生气勃勃。

【书证】

  • 01.《朱子语类・卷九五・程子之书》:“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源)
  • 02.清・张谦宜《絸斋诗谈・卷五・陆放翁》:“〈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笔力如生龙活虎,全在意思上绾定,于萧骚处壮采射人,手法似杜。”
  • 03.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九:“我辈当如生龙活虎,变化不测。宋儒之为道拘,犹士大夫之为位拘也。”
  • 04.《醒世姻缘传》第五一回:“审录必定要打,打了如何将养?把一个生龙活虎倚了家主欺凌嫡室的心性也消磨得尽净。”
  • 05.《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你是不曾见过他那等的光景,就如生龙活虎一般。”
  • 06.《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用法】

语义比喻活泼勇猛,生气勃勃。

类别用在“精力充沛”的表述上。

例句

球场上的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这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让宴会充满了欢笑。

平日生龙活虎的小明,不知为什么今天垂头丧气?

他每天都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大家都没想到,一场车祸就夺走一条生龙活虎似的生命。

每次一到体育课,学生们在操场上就生龙活虎地互相追逐。

参赛选手个个生龙活虎,使出浑身解数以争取最好的成绩。

【辨识】

同义“生龙活虎”及“龙腾虎跃”都有精神奕奕的意思。

异义“生龙活虎”侧重于精神饱满,朝气蓬勃;“龙腾虎跃”侧重于动作灵活,身手矫健。

例句
生龙活虎龙腾虎跃例句
他每天都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啦啦队员不停变换队形,龙腾虎跃,身手灵活,深获好评。

生龙活虎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full of life and energy
  2. 生気 (せいき)にあふれる。活力いっぱいである
  3. alerte(vaillant comme un dragon et vif comme un tigre)
  4. полный жизненной энергии и сил

生龙活虎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huó), 氵部,共9画

1、活 [ huó ]

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如:~人。~体。~检。~物。

救活,使人活。如:~人无数。

在活的状态下。如:~埋。

逼真地。如:~脱。~像。

不固定,可移动,或处在进去状态的。如:~塞( sāi )。~扣。~页本。耳软心~(没主见)。

生动,不呆板,机灵,有生气。如:~力。

工作或生产品。如:~儿。~计。

读音(shēng), 生部,共5画

1、生 [ shēng ]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如:诞~。滋~。~长。

造出。如:~产。

活的,有活力的。如:~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如:众~。丧~。卫~。

生活,维持生活的。如:~计。~意。

整个生活阶段。如:一~。平~。今~。

发出,起动。如:~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

使燃料燃烧起来。如:~火。

植物果实不成熟。如:~瓜。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如:~饭。~水。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如:~疏。~客。~字。陌~。

不熟练的。如:~手。

未经炼制的。~铁。

硬。如:态度~硬。~吞活剥。

甚,深。如:~怕。~疼。

正在学习的人。如:学~。门~。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如:儒~。医~。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如:小~。老~。武~。

词尾。如:好~休养。

姓。

读音(hǔ), 虍部,共8画

1、虎 [ hǔ ]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如:~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勇猛、威武。如:~将。~势。~劲。~威。~~。~气。

古同“唬”,威吓。

古同“琥”,琥珀。

读音(lóng), 龙部,共5画

1、龙 [ lóng ]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如:~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如:恐~。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如:~颜。~体。~袍。

姓。

生龙活虎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生龙活虎相似的成语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