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hòubīng

先礼后兵

拼音xiān lǐ hòu bīng

注音ㄒㄧㄢ ㄌㄧˇ ㄏㄡˋ ㄅㄧㄥ

繁体先禮後兵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先声夺人

反义词突然袭击 不宣而战

先礼后兵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办事方法巧妙。

例子你这先礼后兵方法实在高明。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图里藏匕首 —— 先礼后兵

谜语 下战书 (谜底:先礼后兵)

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攻打徐州,徐州太守陶谦派人请刘备出兵解围,刘备率关羽、张飞攻入徐州。陶谦要让位给刘备。刘备给曹操写信请他退兵,来一个先礼后兵。曹操想杀来使,谋士郭嘉劝止,刚好吕布攻打兖州,曹操只好给刘备一个面子。

先礼后兵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先以礼节相待,再以强硬的手段相抗。《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

先礼后兵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take strong measures only after courteous ones fail(try peaceful means before resorting to force)
  2. faire d'abord appel à des procédés courtois et ensuite à la force
  3. сначала вести переговоры,а потом уж пускать в ход силу

先礼后兵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xiān), 儿部,共6画

1、先 [ xiān ]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如:~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 jué )。~见之明。~发制人。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如:~人。~世(祖先)。~民。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如:~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

姓。

读音(bīng), 八部,共7画

1、兵 [ bīng ]

武器。如:~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战士,军队。如:~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如:~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读音(hòu), ⺁部,共6画

1、后 [ hòu ]

君主;帝王。如:商之先~(先王)。

帝王的正妻。如:皇~。太~。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如:~窗户。~面。~学。~缀。~进。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如:日~。~福。~期。

指次序,与“前”相对。如:~排。~十名。

子孙。如:~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

姓。

读音(lǐ), 礻部,共5画

1、礼 [ lǐ ]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如:婚~。丧( sāng )~。典~。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如:~教( jiào )。~治。克己复~。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如:~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如:~物。~金。献~。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姓。

先礼后兵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