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běnháng

三句不离本行

拼音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注音ㄙㄢ ㄐㄩˋ ㄅㄨˋ ㄌㄧˊ ㄅㄣˇ ㄏㄤˊ

繁体三句不離本行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三句话不离本行

三句不离本行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
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

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指谈论职业内的事。

例子你们三句不离本行,教育,教育,把我门外汉冷落了。叶圣陶《倪焕之》第四章

歇后语 屠夫说猪,农夫说谷 —— 三句不离本行

谜语 屠夫论刀 (谜底:三句不离本行)

三句不离本行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说话的语辞总不出本身职业的范围。《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册来送给人看。”

三句不离本行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talk shop(smell of the stable)
  2. ne pouvoir dire trois mots sans parler de sa profession

安居乐业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没有“行”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没有“行”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三句不离本行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三 [ sān ]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如:~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如:~思而行。~缄其口。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不 [ bù ]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

2、不 [ fǒu ]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jùgōu), 口部,共5画

1、句 [ jù ]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如:~子。~法。

〔~读( dòu )〕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量词,用于语言。如:三~话不离本行( háng )。

2、句 [ gōu ]

〔高~骊〕古国名,即“高丽”。

读音(běn), 木部,共5画

1、本 [ běn ]

草木的根。如:~草(泛指中药)。无~之木。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如:~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

草的茎,树的干。如:草~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如:~部。~体。

原来。如:~来。~领。

自己这方面的。如:~国。~身。~位。~分( fèn )。

读音(lí), 亠部,共10画

1、离 [ lí ]

相距,隔开。如: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

离开,分开。如:分~。~别。~家。~散( sàn )。~职。~异。~间( jiàn )。支~破碎。

缺少。如:办好教育~不开教师。

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

古同“罹”,遭受。

古同“缡”,妇女的佩巾。

〔~~〕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姓。

读音(hángxíng), 彳部,共6画

1、行 [ háng ]

行列。如:字里~间。罗列成~。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如:我~二,你~几?

步行的阵列。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如:泪下两~。

某些营业所。如:银~。花~。商行。

行业。如:同~。各~各业。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如:~棉袄。~几针。

2、行 [ xíng ]

走。如:~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

出外时用的。如:~装。~箧。~李。

流通,传递。如:~销。风~一时。

从事。如:进~。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如:~商。~营。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如:~径。品~。言~。操~。~成于思。

实际地做。如:~礼。~医。~文。

可以。如:不学习不~。

能干。如:你真~。

将要。如:~将毕业。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如:五~(“金”、“木”、“水”、“火”、“土”)。

古诗的一种体裁。如:长歌~。

汉字字体的一种。如:~书。

姓。